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祁瀛濤 文/圖)5月15日記者獲悉,為深化游客對絲路文化、石窟藝術及丹霞地貌的認知體驗,寧夏須彌山旅游區正式啟動“須彌書苑”文化共建項目,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相關書籍,助力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空間。
須彌山旅游區以石窟藝術聞名,現存162個窟室、600余尊跨越北魏至唐代的造像,其第五窟唐代彌勒大佛高20.6米,雕工精湛、氣勢恢宏,堪稱唐代造像藝術的典范。石窟群與獨特的丹霞地貌交相輝映,形成“須彌松濤”“桃花洞”等自然人文景觀。作為國家AAAA級景區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須彌山既是絲路文化的歷史見證,也是生態旅游的瑰寶。
此次征書涵蓋兩大領域:
歷史文化類?:包括絲路文化研究專著、須彌山石窟藝術解析書籍(如造像技法、壁畫保護等)、寧夏地方文獻及佛教藝術典籍;
自然地理類?:聚焦丹霞地貌形成機理的科普著作、須彌山生態保護研究資料及地質勘探報告。
捐贈者可選擇郵寄至“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須彌山游客服務中心”或現場遞交,郵件需標注“須彌書苑書籍捐贈”。凡參與者均可獲贈等值景區門票,共享文旅融合發展成果。
“須彌書苑”將依托征集書籍,為游客提供涵蓋石窟藝術導覽、絲路歷史解讀、地質科考指南的多元文化服務。旅游區同步完善配套設施,包括全國首個以絲路與石窟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、語音導覽系統及研學路線,推動旅游從觀光向文化體驗升級。
“期待各界攜手,讓書籍成為打開須彌山千年文明的鑰匙。”景區負責人表示。此舉將進一步凸顯寧夏“黃河文化”“星星故鄉”等文旅品牌內涵,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動能。
聯系方式?:須彌山游客服務中心 0954-3985555。